Skip to main content
Global

14:带注释的参考书目:收集、评估和记录来源

  • Page ID
    201911
  • \( \newcommand{\vecs}[1]{\overset { \scriptstyle \rightharpoonup} {\mathbf{#1}} } \) \( \newcommand{\vecd}[1]{\overset{-\!-\!\rightharpoonup}{\vphantom{a}\smash {#1}}}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newcommand{\AA}{\unicode[.8,0]{x212B}}\)

    clipboard_e1c2e437b6e5c1784a5ae178594f1fb2e.png

    Figure Ac\(14.1\) ademic 作者经常创建带注释的参考书目,以告知读者来源并分析来源提供的信息。 带注释的书目在论证和科学研究中特别有用。 (来源:Sebastian ter Burg/Flickr 的 “Wikimedia Design edit-a-thon 16”,CC BY 2.0)

    章节大纲

    导言

    作为作者,你将花费大量时间来撰写作文,以确保你的想法、论文陈述和论点清晰而权威地传达给读者。 提出有力、有说服力的论点的方法是进行透彻的分析和从可靠来源获得的确凿证据。 由于来源非常重要,因此创建带注释的参考书目可以成为有争议的研究写作过程的基石。

    本章介绍如何为《写作过程:整合研究》中介绍的有争议的研究项目开发带注释的参考书目。 带注释的参考书目显示了每个来源中存在的权威,并解释了选择每个来源的原因。 带注释的参考书目中的信息可帮助读者理解参考书目在收集和使用来源支持论点方面所起的作用。 在本章的后面,你将运用所介绍的原则为本课程中的其中一项作业创建自己的带注释的参考书目,也许是你自己的论证性研究论文,如《写作过程:整合研究》中所述。

    如果您正在创建带注释的参考书目,则可能没有创建研究日志,如研究流程:做笔记、合成信息和保存研究日志中所述。 但是,在阅读本章时,请查阅 “研究流程:做笔记、综合信息和保存研究日志”,以获取有关定位、分析和合并来源的更多信息。

    通过创建带注释的参考书目,您不仅可以收集来源,还可以与它们互动。 在撰写注释时,你要比其他情况更仔细地阅读每个来源,更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并强化你自己对这个话题的主张。 因此,带注释的参考书目为你提供了超出你自己想法的视角,并帮助你了解你的主张在关于该主题或 “对话” 的更广泛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带注释的参考书目概述了围绕特定主题的研究的来源和知识广度,从而为其他学者提供了帮助。

    文化镜头图标

    撰写带注释的参考书目是实践惯例期望的机会;根据你写的格式和风格,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 但这也可能是在写作内容和风格上挑战惯例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学术运动促进了反种族主义实践,包括基于文化的风格选择。 也就是说,所谓的标准语言意识形态不再被视为 “更好” 甚至 “正确”。 相反,不断演变的语言意识观念越来越多地使学生及其教师能够探索思想的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