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Global

11.5: 学习方法

  • Page ID
    203302
  • \( \newcommand{\vecs}[1]{\overset { \scriptstyle \rightharpoonup} {\mathbf{#1}} } \) \( \newcommand{\vecd}[1]{\overset{-\!-\!\rightharpoonup}{\vphantom{a}\smash {#1}}}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newcommand{\AA}{\unicode[.8,0]{x212B}}\)

    学习目标

    • 描述行为主义者对人格的看法
    • 描述人格的认知视角
    • 描述人格的社交认知视角

    与弗洛伊德和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将人格与内在(和隐藏)过程联系起来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习方法只关注可观察的行为。 这说明了学习方法相对于心理动力学的一个显著优势:由于学习方法涉及可观察的、可测量的现象,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科学测试。

    行为视角

    行为主义者不相信生物学决定论:他们不认为人格特质是与生俱来的。 相反,他们认为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物体之外的强化和后果的影响。 换句话说,根据先前的学习,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 B.F. Skinn er是一位严格的行为学家,他认为环境对所有行为负有全部责任,包括个性理论家研究的持久、一致的行为模式。

    你可能还记得,在你对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中,斯金纳提出,我们要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某些反应倾向(Skinner,1953 年)。 换句话说,我们学会以特定的方式行事。 我们增加导致积极后果的行为,减少导致负面后果的行为。 斯金纳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即个性在童年时期是固定的。 他认为,个性是在我们的一生中发展的,而不仅仅是在最初的几年里。 当我们遇到新情况时,我们的反应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个性的变化会比弗洛伊德预期的要大。 例如,假设一位年轻女性 Greta 是一个冒险者。 她开得很快,还参加危险的运动,如悬挂式滑翔和风筝冲浪。 但是在她结婚生子之后,她环境中的增援和惩罚制度发生了变化。 超速和极限运动不再得到加强,因此她不再从事这些行为。 实际上,格雷塔现在形容自己是一个谨慎的人。

    社交认知视角

    阿尔伯特· 班杜拉同意斯金纳的观点,即个性是通过学习发展的。 但是,他不同意斯金纳严格的行为主义人格发展方法,因为他认为思维和推理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提出了一种社会认知的人格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和认知都是个体人格差异的来源。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互惠决定论、观察性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都在人格发展中发挥作用。

    互惠决定论

    与斯金纳认为只有环境才能决定行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杜拉(1990)提出了互惠决定论的概念,在这种概念中,认知过程、行为和情境都相互作用,每个因素同时影响其他因素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见图\(\PageIndex{1}\))。 认知过程是指先前学过的所有特征,包括信念、期望和人格特征。 行为是指我们所做的任何可能得到奖励或惩罚的行为。 最后,行为发生的背景是指环境或情况,包括奖励/惩罚刺激。

    三个盒子以三角形排列。 两端都有带箭头的线条连接盒子。 这些方框标有 “行为”、“情境因素” 和 “个人因素”。
    \(\PageIndex{1}\):班杜拉提出了互惠决定论的概念:我们的行为、认知过程和情境环境都相互影响。

    例如,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节日,其中一个景点是从桥上蹦极跳。 你做了吗? 在这个例子中,行为是蹦极跳。 可能影响这种行为的认知因素包括你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你过去经历过类似行为的经历。 最后,上下文是指行为的奖励结构。 根据互惠决定论,所有这些因素都在起作用。

    观察性学习

    班杜拉对学习理论的关键贡献是认为大量学习是替代性的。 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班杜拉称之为观察性学习。 他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在我们个性的发展中也起着作用。 就像我们学习个人行为一样,当我们看到其他人或模特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时,我们会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根据行为主义者关于强化的想法,班杜拉建议,我们是否选择模仿模特的行为取决于我们认为模型是强化还是受到惩罚。 通过观察性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哪些行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可以接受和奖励的,我们还学会通过观察哪些行为受到惩罚来抑制异常或社会上不可接受的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互惠决定论原理在观察性学习中起作用。 例如,个人因素决定一个人选择模仿环境中的哪些行为,而这些环境事件反过来又根据其他个人因素进行认知处理。

    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1977、1995)研究了许多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认知和个人因素,最近重点研究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水平,是通过社交体验发展起来的。 自我效能感影响我们应对挑战和实现目标的方式。 在观察性学习中,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认知因素,它会影响我们选择模仿哪些行为以及我们在执行这些行为方面的成功。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的目标触手可及,对挑战持积极的看法,将挑战视为需要掌握的任务,对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承诺,并迅速从挫折中恢复过来。 相反,自我效能感低下的人会回避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他们怀疑自己的成功能力,倾向于专注于失败和负面结果,如果遇到挫折,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自我效能感可能特定于某些情况。 例如,学生可能会对自己在英语课上的能力充满信心,但在数学课上则不那么自信。

    朱利安·罗特和控制轨迹

    朱利安· 罗特(Julian Rotter)(1966)提出了控制轨迹的概念,这是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另一个认知因素。 与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涉及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控制轨迹是指我们对自己生活拥有的力量的信念。 在罗特看来,人们拥有内部或外部控制轨迹(见图\(\PageIndex{2}\))。 我们当中那些拥有内部控制中心(“内部”)的人倾向于认为我们的大部分结果是我们努力的直接结果。 我们当中那些拥有外部控制中心(“外部控制点”)的人往往认为我们的结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外部人士将自己的生活视为受他人、运气或偶然的控制。 例如,假设你没有花太多时间学习心理测验,而是出去和朋友共进晚餐。 当你收到考试成绩时,你会发现自己获得了 D。如果你拥有内部控制轨迹,你很可能会承认自己失败是因为你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学习,因此决定为下一次考试多学习。 另一方面,如果你拥有外部控制轨迹,你可能会得出结论,该测试太难了,不用费心为下一次考试学习,因为你认为无论如何你都会失败。 研究人员发现,与拥有外部控制轨迹的人相比,拥有内部控制轨迹的人在学业上表现更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多成就,更独立,更健康,更有能力应对,抑郁程度更低(Benassi、Sweeney 和 Durfour,1988 年;Lefcourt,1982 年;Maltby、Day 和 Macaskill,2007 年;Whyte,1977、1978、1980 年)。

    一个标有 “控制轨迹” 的盒子。 这个方框左边有一个箭头指向另一个标有 “内部” 的箭头,里面包含 “我控制结果: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决定决定结果”。 另一个箭头从 “控制轨迹” 框指向右边,指向另一个标有 “外部” 的方框,里面包含 “结果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相信运气、命运和其他人决定结果”。
    \(\PageIndex{2}\):控制轨迹出现在从内部到外部的连续体上。

    沃尔特·米舍尔和人物情境辩论

    沃尔特· 米舍尔是朱利安·罗特的学生,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多年,他是阿尔伯特·班杜拉的同事。 米舍尔调查了数十年来关于行为特质预测的经验心理学文献,他的结论动摇了人格心理学的基础。 米舍尔发现,数据不支持该领域的核心原则,即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在不同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他的报告引发了个性心理学家长达数十年的自我反省,即人情境辩论。

    米舍尔表示,也许我们在错误的地方寻求一致性。 他发现,尽管不同情况下的行为不一致,但在情境中却更加一致,因此一个人在一种情况下的行为很可能会在类似情况下重演。 正如你接下来在谈到他著名的 “棉花糖测试” 时所看到的那样,米舍尔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同等情况下,行为是一致的。

    米舍尔对人格心理学最显著的贡献之一是他关于自我调节的想法。 根据Lecci & Magnavita(2013)的说法,“自我调节是确定一个目标或一组目标的过程,在追求这些目标时,利用内部(例如思想和情感)和外部(例如,环境中任何人或任何人的反应)反馈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第6.3页)。 自我调节也被称为意志力。 当我们谈论意志力时,我们倾向于将其视为延迟满足的能力。 例如,贝蒂娜的十几岁的女儿做了草莓纸杯蛋糕,看起来很美味。 但是,贝蒂娜丧失了吃一个的乐趣,因为她正在为\(5K\)比赛进行训练,想要保持身体健康,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为了日后获得更大的奖励,你现在能抗拒获得小额奖励吗? 这是 Mischel 在他现在经典的棉花糖测试中调查的问题。

    米舍尔设计了一项研究来评估幼儿的自我调节。 在棉花糖研究中,米舍尔和他的同事们把一个学龄前儿童安置在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有一个棉花糖。 孩子被告知他要么现在就吃棉花糖,要么等到研究人员回到房间后再吃两个棉花糖(Mischel、Ebbesen & Raskoff,1972 年)。 数百名学龄前儿童重复了这种情况。 米舍尔和他的团队发现,年幼的孩子的自我控制程度不同。 米舍尔和他的同事们继续关注这群学龄前儿童读高中,你认为他们发现了什么? 在学前班有更多自制力的孩子(等待更大奖励的孩子)在高中时更成功。 他们的SAT分数更高,同伴关系良好,出现药物滥用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小;成年后,他们的婚姻也更稳定(Mischel、Shoda和Rodriguez,1989年;Mischel等人,2010年)。 另一方面,那些在学前班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抓住一个棉花糖的孩子)在高中时并不那么成功,他们被发现有学业和行为问题。

    如今,争论已基本解决,大多数心理学家在理解行为时会同时考虑情况和个人因素。 对于 Mischel(1993)来说,人是情境处理者。 参加棉花糖测试的孩子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或解释了这种情况的奖励结构。 米舍尔的人格态度强调了情境和人对待情况的方式的重要性。 人们不是根据情况来决定行为,而是使用认知过程来解释情况,然后按照这种解释行事。

    摘要

    行为理论家认为,人格受到生物体外强化和后果的重大影响和影响。 根据先前的学习,人们的行为方式始终如一。 著名的行为学家 B. F. Skinner 说,我们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某些反应倾向。 Mischel 重点介绍了个人目标如何在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说,一个人的环境可以决定行为,但与此同时,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互惠决定论。 班杜拉还强调了我们如何从看别人中学习。 他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在我们个性的发展中也起着作用。 班杜拉讨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这是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水平。 最后,罗特提出了控制轨迹的概念,它指的是我们对自己掌控生活的力量的信念。 他说,人们处于纯粹的内部控制中心和纯粹的外部控制中心之间的连续体中。

    Glossary

    locus of control
    beliefs about the power we have over our lives; an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is the belief that our outcomes are outside of our control; an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is the belief that we control our own outcomes
    reciprocal determinism
    belief that one’s environment can determine behavior, but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can influence the environment with both their thoughts and behaviors
    self-efficacy
    someone’s level of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abilities
    social-cognitive theory
    Bandura’s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at emphasizes both cognition and learning as sour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Contributors and Attrib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