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Global

16.3: 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基因调控

  • Page ID
    203011
  • \( \newcommand{\vecs}[1]{\overset { \scriptstyle \rightharpoonup} {\mathbf{#1}} } \) \( \newcommand{\vecd}[1]{\overset{-\!-\!\rightharpoonup}{\vphantom{a}\smash {#1}}}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newcommand{\AA}{\unicode[.8,0]{x212B}}\)

    培养技能

    • 解释表观遗传调控的过程
    • 描述组蛋白修饰如何控制 DNA 的获取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比原核生物基因表达更为复杂,因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在物理上是分开的。 与原核细胞不同,真核细胞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从控制获取 DNA 开始。 这种称为表观遗传调控的调控形式甚至在转录开始之前就发生了。

    表观遗传控制:调节染色体内基因的获取

    人类基因组编码超过20,000个基因;23对人类染色体中的每对都编码数千个基因。 细胞核中的DNA被精确地缠绕、折叠和压实成染色体,这样它就可以融入细胞核。 它的组织方式还使特定单元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访问特定的分段。

    组织或包装的第一个层次是围绕组蛋白的DNA链缠绕。 组蛋白将DNA打包并排序成称为核小体复合物的结构单元,这可以控制蛋白质进入DNA区域(图\(\PageIndex{1}\) a)。 在电子显微镜下,DNA绕组蛋白绕组蛋白形成核小体看起来像绳子上的小珠子(图\(\PageIndex{1}\) b)。 这些珠子(组蛋白蛋白)可以沿着字符串(DNA)移动并改变分子的结构。

    A 部分描绘了一个由融合在一起的球形组蛋白组成的核小体。 双链 DNA 螺旋环绕核小体两次。 游离 DNA 从核小体的两端延伸。 B 部分是与核小体相关的 DNA 的电子显微照片。 每个核小体看起来都像珠子。 这些珠子通过游离 DNA 连接在一起。 串在一起的九颗珠子的宽度约为 150 nm。
    \(\PageIndex{1}\):将DNA折叠在组蛋白周围,产生(a)核小体复合物。 这些核小体控制蛋白质进入底层 DNA 的途径。 通过电子显微镜 (b) 观察时,核小体看起来像绳子上的珠子。 (来源 “micrograph”:克里斯·伍德考克对作品的修改)

    如果要将编码特定基因的DNA转录为RNA,则该DNA区域周围的核小体可以向下滑动DNA以打开该特定的染色体区域,并允许转录机制(RNA聚合酶)启动转录(图\(\PageIndex{2}\))。 核小体可以移动以打开染色体结构以暴露一段 DNA,但这样做的方式非常可控。

    艺术连接

    核小体被描绘成轮状结构。 核小体由组蛋白组成,外面包裹着DNA。 每个组蛋白都有一条从车轮上伸出的尾巴。 当 DNA 和组蛋白尾巴被甲基化时,核小体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因此没有游离的 DNA。 转录因子不能结合,基因不表达。 组蛋白尾巴的乙酰化会导致核小体的包装松散。 游离DNA暴露在核小体之间,转录因子能够将基因与这种暴露的DNA结合起来。
    \(\PageIndex{2}\):核小体可以沿着 DNA 滑动。 当核小体紧密地间隔在一起时(上图),转录因子无法结合,基因表达被关闭。 当核小体间隔很远(底部)时,DNA就会暴露出来。 转录因子可以结合,从而实现基因表达。 对组蛋白和 DNA 的修改会影响核小体间距。

    在雌性中,由于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两条 X 染色体中的一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失活。 你认为这些变化会对核小体包装产生什么影响?

    组蛋白如何移动取决于组蛋白和DNA上发现的信号。 这些信号是添加到组蛋白和 DNA 中的标签,用于告诉组蛋白染色体区域应该打开还是关闭(图\(\PageIndex{3}\))描绘了对组蛋白和 DNA 的修改)。 这些标签不是永久性的,但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 它们是化学修饰(磷酸盐、甲基或乙酰基),附着在蛋白质中的特定氨基酸或 DNA 的核苷酸上。 这些标签不会改变 DNA 碱基序列,但它们确实改变了 DNA 在组蛋白周围缠绕的紧密程度。 DNA是一种带负电荷的分子;因此,组蛋白电荷的变化将改变DNA分子的紧密程度。 未修饰时,组蛋白具有很大的正电荷;通过添加乙酰基团等化学修饰,电荷的正电荷会降低。

    DNA 分子本身也可以被修改。 这种情况发生在称为CpG群岛的非常特殊的区域。 这些是在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现的胞嘧啶和鸟嘌呤二核苷酸DNA对(CG)的高频延伸。 当存在这种构型时,该对中的胞嘧啶成员可以被甲基化(添加甲基)。 这种修改改变了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控制进入该区域的组蛋白。 具有脱乙酰化组蛋白的高甲基化(超甲基化)DNA 区域紧密盘绕且转录不活跃。

    插图显示了一条被部分解开和放大的染色体,揭示了缠绕在 DNA 双螺旋周围的组蛋白质。 组蛋白是DNA绕着其进行压实和基因调控的蛋白质。 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尾部的化学修饰被称为表观遗传学变化。 表观遗传学的变化改变了核小体的间距并改变了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源于子宫内或儿童时期的发育、环境化学物质、药物、衰老或饮食。 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导致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障碍和糖尿病。
    \(\PageIndex{3}\):组蛋白和DNA核苷酸可以进行化学修饰。 修饰会影响核小体间距和基因表达。 (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作品的修改)

    这种类型的基因调控称为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学的意思是 “围绕遗传学”。 组蛋白和DNA发生的变化不会改变核苷酸序列,也不是永久性的。 相反,这些变化是暂时的(尽管它们通常会持续多轮细胞分裂),并根据需要改变染色体结构(开放或封闭)。 基因的开启或关闭取决于组蛋白和DNA的位置和修改。 如果要转录一个基因,则在编码该基因的染色体区域周围修改组蛋白和DNA。 这打开了染色体区域,允许RNA聚合酶和其他蛋白质(称为转录因子)与位于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并启动转录。 如果一个基因要保持关闭状态或沉默状态,则组蛋白和DNA具有不同的修饰,表示染色体结构处于封闭状态。 在这种封闭结构中,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无法获得DNA,也无法发生转录(图\(\PageIndex{3}\))。

    链接到学习

    观看此视频,介绍表观遗传调控如何控制基因表达。

    摘要

    在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控制的第一阶段发生在表观遗传学层面。 表观遗传机制控制进入染色体区域的通道,从而允许基因开启或关闭。 这些机制通过调节 DNA 在组蛋白周围缠绕的紧密程度来控制 DNA 如何填充到细胞核中。 添加或移除对组蛋白或 DNA 信号的化学修饰(或标记),以打开或关闭染色体区域。 因此,真核细胞可以通过控制转录因子的可及性以及RNA聚合酶的结合来启动转录来控制基因是否表达。

    艺术联系

    \(\PageIndex{2}\):在雌性中,由于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两条 X 染色体中的一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失活。 你认为这些变化会对核小体包装产生什么影响?

    回答

    核小体会更紧密地聚集在一起。

    词汇表

    转录因子
    在启动子或增强子区域与DNA结合并影响基因转录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