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Global

23.1: 美国孤立主义和欧洲战争起源

  • Page ID
    202819
  • \( \newcommand{\vecs}[1]{\overset { \scriptstyle \rightharpoonup} {\mathbf{#1}} } \) \( \newcommand{\vecd}[1]{\overset{-\!-\!\rightharpoonup}{\vphantom{a}\smash {#1}}}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newcommand{\AA}{\unicode[.8,0]{x212B}}\)

    时间轴显示了那个时代的重要事件。 1914 年,弗朗兹·费迪南德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欧洲;展出了一幅费迪南德遇刺的画作。 1915 年,一艘德国 U 型船击沉了 RMS Lusitania 号;图中显示了路西塔尼亚号被毁的例证。 1916 年,潘乔维拉的部队袭击了新墨西哥州的哥伦布市;展示了潘乔维拉的照片。 1917年,德国发出了齐默尔曼的秘密电报,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 “没有胜利的和平” 演讲,美国向德国宣战;展示了齐默尔曼电报的解码文本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要求国会对德国宣战的图片。 1918 年,美国士兵在阿贡森林与德国人交战,威尔逊发放了他的 “十四分”;图中显示了第 369 步兵在森林中作战的插图。 1919 年,《凡尔赛条约》正式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图 23.1.1

    与他的前任不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曾计划缩小美国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 他认为,只有在道义上有义务干预国际事件时,国家才需要这样做。 但是随着欧洲政治局势的恶化,威尔逊越来越难以坚持认为海外冲突不是美国的责任。 大多数观察者认为,德国的战争策略在道德上是应受谴责的,同时也使美国与协定的自由贸易处于危险之中。 尽管做出了竞选承诺和外交努力,但威尔逊只能推迟美国参与战争。

    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

    1913年3月伍德罗·威尔逊接管白宫时,他承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采取不如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所追求的扩张主义态度。 威尔逊确实同意普遍持有的观点,即美国的价值观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价值观,民主是促进和平与稳定的最佳体系,美国应继续积极开拓海外经济市场。 但他提出了一项基于道德而不是美国自身利益的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并认为只有当情况达到道德要求时,美国才应该干涉另一个国家的事务。

    威尔逊任命前总统候选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为国务卿,他是著名的反帝国主义者,也是世界和平的拥护者。 布莱恩满怀活力地完成了他的新任务,鼓励世界各国签署 “冷却条约”,根据这些条约,它们同意通过谈判而不是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将任何申诉提交给国际委员会。 布莱恩还与哥伦比亚谈判了友好关系,包括为罗斯福在巴拿马革命期间的行为道歉2500万美元,并努力在菲律宾建立有效的自治,为美国最终撤军做准备。 然而,即使在布莱恩的支持下,威尔逊仍发现将美国拒之门外要比他预期的要困难得多(图 23.1.2)。 实际上,美国在其利益——直接或间接——受到威胁的领域是干预主义者。

    一部名为《The Broncho-Buster》的漫画描绘了伍德罗·威尔逊打扮成牛仔,手里拿着一本名为 “马术理论” 的书。 马鞍在他的脚下。 一匹无鞍的马在附近徘徊,后端印有 “墨西哥” 字样。 标题是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 '我想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图 23.1.2:尽管威尔逊努力减少干预主义者的身份,但他发现这在实践中比在理论上要困难得多。 在这里,一部政治漫画将他描绘成一个相当不幸的牛仔,不清楚如何应对外国挑战,在本例中是墨西哥。

    威尔逊与前任的最大突破发生在亚洲,他在那里放弃了塔夫脱的 “美元外交”,该外交政策本质上是利用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力量作为威胁来获得优惠条件。 相反,威尔逊恢复了外交努力,将日本的干预控制在最低限度。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展开,欧洲国家为了集结部队进行自卫,基本上放弃了帝国主义利益,日本要求中国屈服于日本对整个国家的保护国。 1917年,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的继任国务卿罗伯特·兰辛签署了《兰辛-石井协议》,该协议承认日本对中国满洲地区的控制,以换取日本承诺不利用战争在该国其他地区站稳脚跟。

    为了实现减少海外干预的目标,威尔逊曾承诺不依赖罗斯福推论,即西奥多·罗斯福的明确政策,即只要认为西半球国家需要警务,美国就可以参与拉丁美洲的政治。 但是,在担任总统后,威尔逊再次发现,在实践中避免美国的干预主义比在言辞上更难。 事实上,威尔逊对西半球事务的干预比塔夫脱或罗斯福要多。 1915年,当海地革命导致海地总统被谋杀并威胁到纽约在该国的银行利益安全时,威尔逊派出三百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建立秩序。 随后,美国控制了该岛的外交政策及其财政管理。 一年后的1916年,威尔逊再次派遣海军陆战队员前往伊斯帕尼奥拉,这次是前往多米尼加共和国,以确保及时偿还该国所欠的债务。 1917年,威尔逊向古巴派遣部队,保护美国拥有的甘蔗种植园免受古巴叛军的袭击;这一次,军队驻扎了四年。

    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引人注目的外交政策尝试集中在墨西哥,在威尔逊就职前几周,反叛将军维多利亚诺·韦尔塔从前反政府手中夺取了控制权。 威尔逊拒绝承认韦尔塔政府,而是选择以墨西哥为榜样,要求他们举行民主选举,并根据他所支持的道德原则制定法律。 威尔逊正式支持反对韦尔塔对该国的军事控制的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 当美国情报部门得知一艘德国船只据称准备向韦尔塔部队运送武器时,威尔逊命令美国海军在韦拉克鲁斯登陆部队,停止运输。

    1914 年 4 月 22 日,美国海军和墨西哥军队爆发战斗,造成近 150 人死亡,其中 19 人是美国人。 尽管卡兰萨的派系在1914年夏天成功推翻了韦尔塔,但包括卡兰萨在内的大多数墨西哥人开始对美国干预他们的事务感到不满。 卡兰萨拒绝与威尔逊和美国政府合作,而是威胁要捍卫墨西哥的矿产权,免受在那里设立的所有美国石油公司的侵害。 随后,威尔逊转而支持反对卡兰萨的反叛部队,最著名的是潘乔维拉(图 23.1.3)。 但是,维拉缺乏超越卡兰萨的人数或武器实力;1915年,威尔逊勉强授权美国正式承认卡兰萨政府。

    展示了 Pancho Villa 的照片。
    图 23.1.3:被威尔逊支持的墨西哥反叛分子潘乔·维拉(Pancho Villa)企图袭击美国以进行报复。 威尔逊在墨西哥的行为象征着真正让美国走上道德领导之路是多么困难。

    作为后记,愤怒的潘乔维拉反对威尔逊,并于1916年3月9日率领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部队越过边境进入新墨西哥州,在那里他们袭击并烧毁了哥伦布镇。 一百多人在袭击中丧生,其中十七人是美国人。 威尔逊的回应是派约翰·潘兴将军前往墨西哥抓获维拉并将他送回美国接受审判。 在愤怒的卡兰萨命令美军撤出墨西哥之前,潘兴带着超过一万一千名士兵向墨西哥行进了三百英里。 尽管在1916年再次当选,但威尔逊还是勉强下令在1917年从墨西哥撤出美军,避免与墨西哥开战,为美国干预欧洲做好准备。 同样,与中国一样,鉴于经济和政治现实,威尔逊强加道德外交政策的尝试失败了。

    欧洲爆发战争

    1914 年 6 月 29 日,当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谋杀奥匈帝国的弗朗兹·费迪南德大公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潜在力量早已存在,起初似乎与美国关系不大。 当时,将欧洲从持续的紧张局势推向战争的事件似乎与美国的利益相去甚远。 近一个世纪以来,各国谈判了一系列共同防御联盟条约,以确保自己免受帝国主义对手的侵害。 在欧洲最大的强国中,三方协约包括法国、英国和俄罗斯的联盟。 在他们对面的是中央大国,也被称为三方联盟,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最初是意大利。 一系列 “附带条约” 同样纠缠了较大的欧洲大国,以便在战争爆发时保护几个较小的国家。

    在欧洲国家相互承诺遵守防务协定的同时,它们争夺对海外帝国的权力,并对大型现代军队进行了大量投资。 帝国和军事霸权的梦想助长了民族主义时代,这个时代在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新兴国家尤为明显,但也激起了欧洲人之间的分离主义运动。 例如,爱尔兰人起来反抗英国的统治。 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及其同伙暗杀了奥匈帝国为泛斯拉夫国家而战的大公。 因此,当塞尔维亚在大公被谋杀后未能接受奥匈帝国的要求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相信塞尔维亚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这一行动反过来又使俄罗斯陷入冲突,因为他们同意保卫塞尔维亚的条约。 德国紧随其后向俄罗斯宣战,担心如果德国不发动进攻,俄罗斯和法国会抓住这个机会对抗德国。 德国最终入侵比利时使英国卷入战争,随后奥斯曼帝国对俄罗斯发动进攻。 到1914年8月底,欧洲似乎将整个世界拖入了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的任何战争都不一样。 在以前的欧洲冲突中,部队通常在空旷的战场上面对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看到了新的军事技术,将战争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战壕战冲突。 双方都使用了新的大炮、坦克、飞机、机关枪、铁丝网,最后还使用了毒气:这些武器加强了防御,将每一次军事进攻变成了成千上万人生命的野蛮牺牲,作为回报。 到战争结束时,军人死亡总人数为一千万,另有100万平民死于军事行动,另有600万平民死于饥荒、疾病或其他相关因素。

    一场可怕的新技术战是德国的 unterseeboot,即 “海底船” 或 U 型船。 到1915年初,为了打破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并扭转战争的潮流,德国人向英国各地派出了一支由这些潜艇组成的舰队,攻击商船和军舰。 U型艇的行为直接违反了国际法,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从水下发动攻击,而不是浮出水面,允许平民或船员投降。 到1918年,德国U型艇已经击沉了近五千艘船。 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 1915 年 5 月 7 日英国客船 RMS Lusitania 在从纽约前往利物浦途中遭到袭击。 德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这艘船将因装载弹药而受到攻击:这一指控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仍有近1,200名平民在袭击中丧生,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 这次袭击震惊了全世界,激发了英格兰及其他地区对战争的支持(图 23.1.4)。 这次袭击比任何其他事件都更能考验威尔逊总统远离主要是欧洲冲突的愿望。

    图(a)描绘了路西塔尼亚号的毁灭。 一张英国招募海报(b)上写着 “记住路西塔尼亚”。 陪审团的裁决说:“我们发现,1915年5月7日星期五,这名死者死于德国潜艇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发射的鱼雷击沉了R.M.S. 'Lusitania'号在金塞尔老头西南八英里处的海里长期沉没和疲惫不堪。 这一骇人听闻的罪行违反了国际法和所有文明国家的惯例,因此,我们在法庭上指控该潜艇的军官和他们根据其命令行事的德国皇帝和政府犯有故意和大规模谋杀罪文明世界。” 你有责任拿起正义之剑为这个魔鬼的行为报仇。 今天就入伍吧。”
    图 23.1.4:如上文(a)英文图中所描绘的路西塔尼亚号的鱼雷和沉没造成一千二百多名平民死亡,这是一起国际事件,改变了美国人对其在战争中的潜在作用的看法,英国的一次招募就说明了这一点海报 (b)。

    中立的挑战

    尽管美国人在路西塔尼亚号上丧生,但威尔逊总统在欧洲不断升级的战争中坚持中立之路:部分出于道德原则,部分出于实际需要,部分出于政治原因。 很少有美国人愿意参与肆虐欧洲的毁灭性战斗,威尔逊也不想因为下令进行不受欢迎的军事干预而冒失去连任的风险。 威尔逊的 “中立” 并不意味着与所有交战派别隔绝,而是为美国开放市场,并继续与所有交战方保持商业关系。 对威尔逊来说,这场冲突还没有达到美国介入的道义当务之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事务,涉及许多美国希望与之保持工作关系的国家。 总统在1914年给国会的致辞中指出:“每个真正热爱美国的人都将本着真正的中立精神行事和说话,即公正、公平和对所有相关人员友好的精神。”

    威尔逊明白,他已经在考虑艰难的连任竞选了。 他只以42%的民众选票赢得了1912年的大选,如果罗斯福没有作为第三方候选人回来与他的前门生塔夫脱竞选,他很可能根本不会当选。 威尔逊感受到来自所有不同政治选民的压力,要求他们在战争中采取立场,但他知道选举很少获胜,竞选时承诺 “如果当选,我会派你的儿子参战!” 面对一些商人和其他政府官员的压力,他们认为保护美国的最大利益需要在捍卫盟军方面占据更强的地位,威尔逊同意在大选前一年开展 “备战行动”。 这场战役包括通过1916年的《国防法》,该法案将军队规模扩大了一倍多,达到近22.5万人,以及1916年的《海军拨款法》,该法案要求扩大美国舰队,包括战舰、驱逐舰、潜艇和其他舰艇。

    随着1916年大选的临近,共和党希望利用威尔逊做出他无法兑现的承诺这一事实。 他们提名前纽约州州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被提名时担任美国最高法院现任法官。 休斯将竞选重点放在他认为威尔逊的外交政策失败上,但即便如此,他本人还是试图根据听众的不同,在中立和好战之间划清界限。 相比之下,威尔逊和民主党人利用中立性,以 “威尔逊——他让我们远离战争” 的口号进行竞选。 选举本身仍然太接近于在选举之夜召开。 只有两天后决定在加利福尼亚进行激烈的竞选,威尔逊才能在竞选连任时再次以不到50%的民众选票宣称获胜。 尽管他在中立政策的基础上获胜,但威尔逊仍会发现真正的中立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几个不同的因素促使威尔逊走向了美国介入的必然性,无论多么不情愿。

    推动美国参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经济学。 英国是该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从战争初期开始,整个盟国就严重依赖美国的进口。 具体而言,在战争的头两年,对盟国的所有出口价值翻了两番,从7.5亿美元增加到30亿美元。 与此同时,英国的海上封锁意味着对德国的出口几乎全部结束,从3.5亿美元下降到3000万美元。 同样,美国许多私人银行向英格兰提供了超过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 摩根大通的银行权益是最大的贷款机构之一,因为他的家人与该国有联系。

    决定开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和新移民之间的深刻种族分歧。 对于那些有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人来说,该国与英国的历史和持续关系至关重要,但许多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英国对其出生地的统治感到不满,反对支持世界上最扩张的帝国。 数百万犹太移民逃离了沙皇俄罗斯的反犹太主义大屠杀,他们本来会支持任何与这个专制国家作战的国家。 德裔美国人将他们的原籍国视为英国和俄罗斯侵略的受害者,也是法国人清算旧账的愿望的受害者,而来自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移民对这些帝国压制的旧君主制或族裔社区的同情喜忧参半。 对于干预主义者来说,这种新移民对英国及其盟友缺乏支持的情况只会增强他们的信念。

    德国使用潜艇战也在挑战美国的中立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在路西塔尼亚号沉没以及随后在8月30日另一艘英国班轮阿拉伯号沉没之后,德国曾承诺限制使用潜艇战。 具体而言,他们承诺在任何船只开火前浮出水面并目视辨认出来,并允许平民撤离目标船只。 相反,1917年2月,德国加强了对潜艇的使用,以期在英国的海上封锁使潜艇缺乏食物和补给之前迅速结束战争。

    德国最高司令部希望继续对包括手无寸铁的美国货轮在内的所有大西洋交通进行不受限制的战争,以削弱英国经济并取得迅速而决定性的胜利。 他们的目标是:在美国介入之前结束战争,并在这场艰苦的消耗战中打破平衡。 1917 年 2 月,一艘德国 U 型船击沉了美国商船 Laconia 号,造成两名乘客死亡,并于 3 月下旬迅速击沉了另外四艘美国船只。 这些袭击增加了来自各方对威尔逊的压力,因为政府官员、公众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敦促他宣战。

    导致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个因素是所谓的齐默尔曼电报。 英国情报部门截获并解码了德国外交大臣亚瑟·齐默尔曼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一封绝密电报,指示后者在美国对德国宣战时邀请墨西哥加入德方的战争。 它进一步鼓励墨西哥在这样的声明通过时入侵美国,因为墨西哥的入侵将造成转移,为德国提供明确的胜利之路。 作为交换,齐默尔曼主动提出将此前在美墨战争中输给美国的土地归还给墨西哥,包括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图 23.1.5)。

    一部名为《诱惑》的漫画描绘了魔鬼拿着一袋硬币,向地面上绘制美国地图的一部分(包括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地方打手势。 他面前站着一个穿着墨西哥服装的男人。
    图 23.1.5:1917 年 3 月 2 日在《达拉斯晨报》上刊登的《诱惑》将德国描绘成魔鬼,诱使墨西哥加入对美国的战争,以换取归还以前属于墨西哥的土地。 这一举动的前景使威尔逊几乎不可能避免战争。 (来源:国会图书馆)

    被自己的革命和内战削弱和分裂的墨西哥在德国的帮助下对美国发动战争并收复在美墨战争中失去的领土的可能性充其量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再加上德国不受限制地使用潜艇战和美国舰艇沉没,齐默尔曼电报为宣战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2月俄国革命的爆发和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在3月的退位提高了欧亚帝国的民主前景,并消除了盟国方面反对参战的重要道德反对意见。 1917 年 4 月 2 日,威尔逊要求国会对德国宣战。 国会辩论了四天,几位参议员和国会议员表示担心,这场战争不是为了战略需求或民主理想,而是为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当国会于4月6日投票时,有56人投票反对该决议,其中包括有史以来第一位当选国会议员的女性,众议员珍妮特·兰金。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反对战争决议的 “反对” 票。

    定义美国人:威尔逊的《没有胜利的和平》演讲

    1917 年 1 月 22 日,威尔逊在美国参议院发表的演讲中记录了威尔逊为避免让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做的最后努力。 这次演讲被称为 “没有胜利的和平” 演讲,赞扬该国要耐心等待,因为卷入战争的国家已接近和平。 威尔逊说:

    它必须是没有胜利的和平。 这样说并不愉快。 求求允许我对它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且可以理解我没有想到其他解释。 我只想面对现实,不加掩饰地面对现实。 胜利意味着强加给失败者的和平,胜利者的条件强加给被征服者。 它将在羞辱、胁迫、无法忍受的牺牲下被接受,并将留下刺痛、怨恨和痛苦的回忆,和平条款将赖以生存,不是永久的,而是像流沙一样。 只有平等之间的和平才能持久,只有以平等和共同参与共同利益为根本原则的和平。

    毫不奇怪,这次演讲没有得到参战双方的好评。 英格兰拒绝被置于与德国相同的道德基础上,而饱受多年战争打击的法国不想在没有胜利和战利品的情况下结束战争。 尽管如此,整个演讲说明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即便失败了,他还是试图为美国创造一个更加温和、思想更高的外交政策角色。 不幸的是,事实证明,齐默尔曼的电报和美国商船的沉没过于挑衅,威尔逊无法保持中立。 在这次演讲后不到两个月,他要求国会对德国宣战。

    点击浏览:

    阅读 “没有胜利的和平” 演讲的完整记录,该演讲清楚地表明了威尔逊希望退出战争的愿望,即使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章节摘要

    威尔逊总统不想让美国卷入这场毁灭欧洲的血腥而漫长的战争。 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和竞选连任期间,他的外交政策侧重于让美国远离战争,只有在道义上有义务让美国参与国际事务。 然而,在他1916年连任后,事实证明,与中立相关的自由贸易无法抵御交战方的全面战争战略,特别是德国的潜艇战。 与欧洲的种族关系意味着许多公众非常乐意保持中立。 威尔逊不愿开战也反映在国会,有56人投票反对战争决议。 但是,该措施仍然获得通过,美国违背了许多公民的意愿开战。

    查看问题

    为了追求只有在道德上势在必行的时候才在海外利用美国影响力的目标,威尔逊让哪个人担任国务卿?

    1. 查尔斯·休斯
    2. 西奥多·罗斯福
    3. 威廉·詹宁斯·布莱恩
    4. 约翰·潘兴

    C

    为什么德国人使用 unterseeboot 被认为违背了国际法?

    1. 因为其他国家没有类似的技术
    2. 因为他们拒绝在开火前警告目标
    3. 因为它们构成了残酷和不寻常的方法
    4. 因为在使用潜艇技术方面尚无国际共识

    B

    伍德罗·威尔逊的实际外交政策决定在多大程度上与他的外交政策理念或愿景一致?

    威尔逊的外交政策目标是尽量减少美国在海外的介入,采用比他之前的总统更少帝国主义的态度。 他希望制定基于道德决策的政策,而不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为指导,只在道德要求时才采取行动。 但是,实际上,威尔逊发现自己,特别是在南美和中美洲,正在效仿其他更具干预性的总统的脚步。 他向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古巴派遣部队,通常是为了确保美国的利益得到满足。 在亚洲和墨西哥,威尔逊还发现很难在不危及美国利益的情况下置身于世界事务之外。

    词汇表

    中立
    伍德罗·威尔逊的政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所有交战方保持商业关系并坚持在整个欧洲开放市场
    齐默尔曼电报
    德国外交部长亚瑟·齐默尔曼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电报,其中邀请墨西哥在美国站在盟国一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与德国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