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Library homepage
 
Global

41.E:渗透调节和排泄(练习)

41.1: 渗透调节和渗透平衡

查看问题

当脱水的人类患者需要静脉注射液体时,他或她将获得:

  1. 水,相对于体液来说是低张性的
  2. 盐水的浓度相对于体液来说是等渗的
  3. 葡萄糖,因为它是一种非电解质
回答

B

钠离子在以下方面处于最高浓度:

  1. 细胞内液体
  2. 细胞外液
  3. 血浆
  4. 以上都不是
回答

B

高渗溶液中的细胞往往会:

  1. 由于水分流失而收缩
  2. 由于水分增加而膨胀
  3. 由于水以相同的速度流入和流出细胞,因此大小保持不变
  4. 以上都不是
回答

一个

免费回复

为什么排泄对实现渗透平衡很重要?

回答

排泄使生物体能够清除废弃分子,如果允许这些分子积聚,可能会产生毒性。 它还允许生物体保持水量和溶解溶质的平衡。

为什么电解质离子通过主动传输在膜上移动?

回答

电解质离子通常需要特殊机制才能穿过体内的半渗透膜。 主动传输是针对浓度梯度的运动。

41.2: 肾脏和渗透调节器官

查看问题

黄斑密集是/是:

  1. 存在于肾髓质中。
  2. 肾脏外层存在致密组织。
  3. 细胞存在于 DCT 和收集小管中。
  4. 存在于毛细血管中。
回答

C

体液的渗透压维持在 ________。

  1. 100 moSM
  2. 300 mosM
  3. 1000 moSM
  4. 它不是经常维护的
回答

B

位于肾脏顶部的腺体是 ________ 腺体。

  1. 肾上腺的
  2. 垂体
  3. 甲状腺
  4. 胸腺
回答

一个

免费回复

为什么 Henle 和 vasa recta 的循环对浓缩尿液的形成很重要?

回答

亨乐的环是循环进入肾髓质的肾小管的一部分。 在亨乐的循环中,滤液与肾髓质和 vasa recta(管周毛细血管网络)交换溶质和水。 vasa recta 充当逆流交换器。 肾脏通过亨乐循环时将滤液集中起来,将身体其他部位的渗透压保持在恒定的 300 moSm。

描述肾脏的结构。

回答

在外部,肾脏被三层包围。 最外层是一个坚硬的结缔组织层,称为肾筋膜。 第二层称为肾周脂肪胶囊,它有助于将肾脏固定在原位。 第三层也是最内层是肾脏胶囊。 在内部,肾脏有三个区域——外皮层、中间的延髓和肾骨盆位于称为肾脏hilum的区域,这是 “豆” 形的凹形部分。

41.3: 排泄系统

查看问题

K + 在 Malpighian 小管中的主动输送确保:

  1. 水跟着 K + 制造尿液
  2. 维持废物和体液之间的渗透平衡
  3. a 和 b 都有
  4. 既不是 a 也不是 b
回答

C

微生物中的收缩液泡:

  1. 专门执行排泄功能
  2. 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其中之一是排泄代谢废物
  3. 起源于细胞膜
  4. b 和 c 都有
回答

D

火焰细胞是在 ________ 中发现的原始排泄器官。

  1. 节肢动物
  2. 环节动物
  3. 哺乳动物
  4. 扁虫
回答

D

免费回复

为什么会进化出专门的器官来排泄废物?

回答

清除原本可能对生物体有毒的废物对生存极为重要。 拥有专门从事这一过程并且与其他器官分开运作的器官可以为生物体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

解释除肾脏以外的两种不同的排泄系统。

回答

(1) 微生物通过内吞作用吞没食物,内吞作用是通过细胞内细胞膜融合形成液泡。 同样的液泡与细胞内环境相互作用并交换代谢物。 当液泡与细胞膜合并并将废物排泄到环境中时,细胞废物会通过外吞作用排出体外。(2)扁虫的排泄系统由两个小管组成。 小管中的细胞被称为火焰细胞;它们有一簇纤毛,将废物推下小管并排出体外。(3)环节动物的肾小管上有纤毛。 排泄是通过一个叫做 nephridiopore 的毛孔进行的。 环节动物有一个在排泄前通过毛细管网络重吸收管状物的系统。(4)在某些节肢动物中发现了马尔皮吉小管。 它们通常成对发现,小管的数量因昆虫种类而异。 Malpighian 小管是复杂的,这增加了它们的表面积,它们内衬微绒毛,用于重吸收和维持渗透平衡。 尿酸等代谢废物会自由扩散到小管中。 钾离子泵排列在小管上,小管主动输出 K + 离子,水随之形成尿液。 当这些生物面对低水环境时,水和电解质会被重新吸收,尿酸以浓稠的糊状物或粉末的形式排出体外。 通过不将废物溶解在水中,这些生物可以节约用水。

41.4: 含氮废物

查看问题

BUN 是 ________。

  1. 血尿素氮
  2. 血尿酸氮
  3. 血容量的指标
  4. 血压的指标
回答

一个

人类在排泄含氮废物之前会积累 ________。

  1. 氮气
  2. 尿素
  3. 尿酸
回答

C

免费回复

在进化方面,为什么尿素循环会在生物体中进化?

回答

人们相信,尿素循环的演变是为了适应陆地生命形式进化时不断变化的环境。 干旱条件可能导致尿酸途径作为节水手段的演变。

比较和对比尿素和尿酸的形成。

回答

尿素循环是哺乳动物将氨转化为尿素的主要机制。 尿素在肝脏中产生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素循环利用五个中间步骤,由五种不同的酶催化,将氨转化为尿素。 另一方面,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会将有毒氨转化为尿酸而不是尿素。 将氨转化为尿酸需要更多的能量,而且比将氨转化为尿素要复杂得多。

41.5: 渗透调节功能的荷尔蒙控制

查看问题

肾素由 ________ 制成。

  1. juxtaglomerular 设备的颗粒细胞
  2. 肾脏
  3. nephrons
  4. 以上全部。
回答

一个

艾迪生氏病患者 ________。

  1. 保留水分
  2. 保留盐分
  3. 失去盐分和水
  4. 醛固酮过多
回答

C

哪种激素引起 “战斗或逃跑” 反应?

  1. 肾上腺素
  2. 矿物质皮质激素
  3. 抗利尿激素
  4. 甲状腺素
回答

一个

免费回复

描述激素如何调节血压、血容量和肾功能。

回答

激素是小分子,在体内充当信使。 肾脏的不同区域具有特殊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对化学信使和激素做出反应的受体。 激素向肾脏传递信息。 这些荷尔蒙线索帮助肾脏同步人体的渗透需求。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和心房利钠肽等激素有助于调节人体的需求以及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的交流。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机制如何运作? 为什么它受肾脏控制?

回答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通过几个步骤产生血管紧张素II,其作用是稳定血压和血容量。 因此,肾脏直接控制血压和血容量。 肾素作用于肝脏中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并将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将血管紧张素 I 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 血管紧张素 II 通过收缩血管来提高血压。 它触发醛固酮从肾上腺皮质释放,这反过来又刺激肾小管重新吸收更多的钠。 血管紧张素 II 还会触发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导致水分滞留。 它直接作用于肾脏并降低 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