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Global

15.8: 情绪障碍

  • Page ID
    203472
  • \( \newcommand{\vecs}[1]{\overset { \scriptstyle \rightharpoonup} {\mathbf{#1}} } \) \( \newcommand{\vecd}[1]{\overset{-\!-\!\rightharpoonup}{\vphantom{a}\smash {#1}}}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newcommand{\id}{\mathrm{id}}\)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 \( \newcommand{\kernel}{\mathrm{null}\,}\) \( \newcommand{\range}{\mathrm{range}\,}\) \( \newcommand{\RealPart}{\mathrm{Re}}\) \( \newcommand{\ImaginaryPart}{\mathrm{Im}}\) \( \newcommand{\Argument}{\mathrm{Arg}}\) \( \newcommand{\norm}[1]{\| #1 \|}\) \( \newcommand{\inner}[2]{\langle #1, #2 \rangle}\) \( \newcommand{\Span}{\mathrm{span}}\)\(\newcommand{\AA}{\unicode[.8,0]{x212B}}\)

    我们所有人的情绪和情绪状态都会发生波动,而这些波动往往是由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引起的。 如果我们最喜欢的球队赢得世界大赛,我们会兴高采烈;如果恋爱关系结束或我们失业,我们会感到沮丧。 有时,我们无缘无故地感到奇妙或痛苦。 情绪障碍患者也会经历情绪波动,但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削弱了他们的功能能力。

    学习目标

    • 区分正常的悲伤和欣快状态与抑郁和躁狂状态
    • 描述重度抑郁症和躁郁症的症状
    • 了解重度抑郁症和持续性抑郁症之间的区别,并确定抑郁症的两种亚型
    • 定义躁狂发作的标准
    • 了解重度抑郁症的遗传、生物学和心理学解释
    • 讨论情绪障碍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自杀相关的因素

    布雷克整天哭泣,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生活没有希望,他无法起床。 Crystal 整夜熬夜,说话很快,然后疯狂购物,花钱\(\$3,000\)买家具,尽管她买不起。 玛丽亚最近生了一个孩子,她感到不知所措、泪流满面、焦虑和恐慌,并相信自己是个糟糕的母亲 —— 几乎自宝宝出生以来的每一天。 所有这些人都表现出潜在情绪障碍的症状。

    情绪障碍(见图\(\PageIndex{1}\))的特征是严重的情绪和情绪失调——最常见的是抑郁症,但也有躁狂和兴高采烈(Rothschild,1999)。 我们所有人的情绪和情绪状态都会发生波动,而这些波动往往是由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引起的。 如果我们最喜欢的球队赢得世界大赛,我们会兴高采烈;如果恋爱关系结束或我们失业,我们会感到沮丧。 有时,我们无缘无故地感到奇妙或痛苦。 情绪障碍患者也会经历情绪波动,但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削弱了他们的功能能力。

    一张照片显示一个人以胎儿的姿势坐着。
    \(\PageIndex{1}\):情绪障碍的特征是情绪严重中断。 症状可能从抑郁症的极度悲伤和绝望到躁狂的极度兴高采烈和烦躁不安。 (来源:基兰·福斯特)

    DSM-5 列出了情绪障碍的两大类别。 抑郁症是一组以抑郁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抑郁是一个模糊的术语,在日常语言中,它指的是强烈而持续的悲伤。 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情绪状态,它由多种症状组成,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沮丧的人会感到悲伤、沮丧和绝望。 这些人对曾经享受过的活动失去兴趣,饥饿和性生活等动机往往会减少,并且经常怀疑个人价值。 抑郁症因程度而异,但本章重点介绍最著名的抑郁症:重度抑郁症(有时称为单相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和相关疾病是一组以躁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躁狂是一种极度兴高采烈和激动的状态。 当人们出现躁狂症时,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健谈,行为鲁莽或试图同时承担许多任务。 这些疾病中最受认可的是躁郁症。

    重度抑郁症

    根据 DSM-5,重度抑郁症的决定性症状包括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感到悲伤、空虚、绝望或对他人显得流泪),以及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和快乐(APA,2013)。 除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极度悲伤之外,抑郁症患者将不再对以前令人欣慰的活动表现出兴趣或乐趣,例如爱好、运动、性、社交活动、与家人共度时光等。 朋友和家人可能会注意到这个人已经完全放弃了以前喜欢的爱好;例如,患有重度抑郁症的狂热网球运动员不再打网球(Rothschild,1999)。

    要得到重度抑郁症的诊断,必须至少在两周内出现总共五种症状;这些症状必须导致严重的困扰或损害正常功能,并且不得由物质或疾病引起。 必须出现上述两种症状中至少一种症状,再加上以下症状的任意组合(APA,2013):

    • 体重明显减轻(不节食时)或体重增加和/或食欲明显下降或增加;
    • 难以入睡或睡得太多;
    • 精神运动激动(该人明显烦躁不安和紧张,表现为无法坐下、节奏、扭手、拉皮肤、衣服或其他物体等行为)或精神运动迟缓(该人说话和动作缓慢,例如,轻声说话、少说话或单调乏味);
    • 疲劳或精力损失;
    • 一文不值或内疚的感觉;
    • 难以集中注意力和优柔寡断;以及
    • 自杀意念:死亡的念头(不仅仅是害怕死亡)、考虑或计划自杀,或者实际企图自杀。

    重度抑郁症被认为是发作性的:其症状通常在一段时间内完全出现,然后逐渐减弱。 大约\(50\%-60\%\)经历过重性抑郁症发作的人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会有第二发作;有过两次发作的人\(70\%\)有机会出现第三次发作,而那些经历过三次发作的人\(90\%\)有机会出现第四次发作剧集(罗斯柴尔德,1999 年)。 尽管发作可能持续数月,但大多数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大约\(70\%\))会在一年内康复。 但是,相当多的人没有康复;\(5\)多年后,周围\(12\%\)出现了与重度抑郁症相关的严重损伤迹象(Boland & Keller,2009)。 从长远来看,许多确实康复的人仍会出现轻微症状,其严重程度会有所波动(Judd,2012)。

    重度抑郁症的结果

    重度抑郁症是一种严重且丧失行为能力的疾病,可能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毁灭性影响。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常常导致无法工作或教育、放弃有前途的职业和工资损失;偶尔,这种疾病需要住院治疗。 大多数重度抑郁症患者报告说面临某种歧视,许多人报告说,接受这种治疗使他们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申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以及申请教育或培训(Lasalvia 等人,2013)。 重度抑郁症也会损害健康。 抑郁症是健康患者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已有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Whooley,2006)。

    重度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重度抑郁症通常被称为精神疾病的普通感冒。 每年大约\(6.6\%\)有美国人患有重度抑郁症;他们一生中\(16.9\%\)都会经历这种疾病(Kessler & Wang,2009 年)。 它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见,大约\(20\%\)影响到女性和\(13\%\)男性(全国合并症调查,2007年)。 女性风险较大并不是因为倾向于报告症状或更容易寻求帮助,这表明重度抑郁症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可能反映了生物和性别相关的环境经历(Kessler,2003)。

    重度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在北美和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往往最高;在亚洲国家,重度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要低得多(Hasin、Fenton 和 Weissman,2011 年)。 年轻人群的重度抑郁症发病率高于年龄较大的群组,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小的人更愿意承认抑郁症(Kessler & Wang,2009)。

    许多风险因素与重度抑郁症有关:失业(包括家庭主妇);年收入低于\(\$20,000\)每年;生活在城市地区;或分居、离婚或丧偶(Hasin等人,2011年)。 合并症包括焦虑症和药物滥用障碍(Kessler & Wang,2009 年)。

    抑郁症的亚型

    DSM-5 列出了几种不同的抑郁症亚型。 这些亚型(DSM-5 所说的说明书)不是特定的疾病;相反,它们是用来表示特定的症状模式或指定症状可能出现的特定时间段的标签。 一种亚型,即季节性模式,适用于一个人仅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例如秋季或冬季)出现重度抑郁症症状的情况。 在日常语言中,人们经常将这种亚型称为冬季忧郁。

    另一种亚型是围产期发作(通常称为产后抑郁症),适用于在怀孕期间或孩子出生后四周内出现严重抑郁症的女性(APA,2013)。 这些女性经常感到非常焦虑,甚至可能出现惊恐发作。 他们可能会感到内疚、激动和哭泣。 他们可能不想抱住或照顾新生儿,即使是在希望怀孕和打算怀孕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在极端情况下,母亲可能会有想要伤害孩子或自己的感觉。 在一个可怕的插图中,一位名叫安德里亚·耶茨的妇女患有严重的围产期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将五个孩子淹死在浴缸里(Roche,2002)。 大多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不会对孩子造成身体伤害,但大多数的确难以成为足够的照料者(Fields,2010)。 出现围产期抑郁症状的女性人数惊人地多。 一项针对最近分娩\(10,000\)的女性的研究发现,围产期抑郁症\(14\%\)筛查结果呈阳性,几乎\(20\%\)报告说她们有想要伤害自己的想法(Wisner 等人,2013 年)。

    患有持续性抑郁症(以前称为心境不佳)的人在至少两年内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抑郁情绪,并且至少会出现其他两种重度抑郁症症状。 持续性抑郁症患者长期悲伤和忧郁,但不符合重度抑郁症的所有标准。 但是,在持续性抑郁症期间,可能会出现成熟的重性抑郁症发作(APA,2013)。

    双相情感障碍

    患有躁郁症(俗称躁狂抑郁症)的人经常会经历在抑郁和躁狂之间摇摆不定的情绪状态;也就是说,据说该人的情绪从一种情绪极端交替到另一种情绪极端(与单相相反,这表明一种持续的悲伤心情)。

    要被诊断出患有躁郁症,一个人必须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躁狂发作;尽管重度抑郁发作在躁郁症中很常见,但不是诊断所必需的(APA,2013)。 根据 DSM-5,躁狂发作的特征是 “情绪异常持续升高、膨胀或烦躁的不同时期,活动或精力异常持续增加,持续至少一周”,每天大部分时间持续下去(APA,2013,第 124 页)。 在躁狂发作中,有些人会感到一种几乎欣快的心情,变得过于健谈,有时会自发地开始与陌生人交谈;另一些人则变得过于烦躁,抱怨或发表敌对言论。 这个人可能会大声而快速地说话,表现出思想的飞逝,突然从一个话题切换到另一个话题。 这些人很容易分心,这会使对话变得非常困难。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宏伟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体验到夸张但不合理的自尊和自信。 比如,他们可能为了在股市 “致富” 而辞掉工作,尽管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资金。 他们可能同时承担多项任务(例如,在工作中执行几个耗时的项目),但几乎不需要睡觉(如果有的话);有些人可能会连续几天不睡觉。 患者还可能鲁莽地从事可能产生有害后果的愉快活动,包括疯狂消费、鲁莽驾驶、进行愚蠢的投资、过度赌博或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APA,2013)。

    在躁狂发作期间,人们通常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生病,不需要治疗。 但是,这些事件经常伴随的鲁莽行为——可能是反社会、非法或对他人的人身威胁——可能需要非自愿住院(APA,2013)。 一些躁郁症患者会出现快速循环亚型,其特征是在一年内至少出现四次躁狂发作(或至少四次躁狂和重度抑郁发作的某种组合)。

    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的频率远低于重度抑郁症。 在美国,每年每一个\(167\)\(1\)中都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标准,并且在他们的一生中\(1\)没有\(100\)达到这个标准(Merikangas等人,2011年)。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大约一半的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报告在18岁之前发病\(25\)(Merikangas等人,2011年)。 大约\(90\%\)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有合并症,最常见的是焦虑症或药物滥用问题。 不幸的是,近一半的躁郁症患者没有接受治疗(Merikangas & Tohen,2011 年)。 躁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极高:大约\(36\%\)有这种疾病的人一生中至少企图自杀一次(Novick、Swartz 和 Frank,2010 年),在\(15\%-19\%\)完全自杀之间(Newman,2004)。

    情绪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情绪障碍已被证明具有很强的遗传和生物学基础。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是重度抑郁症的两倍,而躁郁症患者的亲属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是其九倍以上(Merikangas等人,2011年)。 同卵双胞胎中重度抑郁症的一致性比率高于异卵双胞胎(分别\(50\%\)对比)\(38\%\),双相情感障碍(分别\(67\%\)对比)\(16\%\),这表明遗传因素在躁郁症中的作用比在重型双胞胎中的作用更大抑郁症(Merikangas 等人,2011 年)。

    情绪障碍患者的某些神经递质通常会失衡,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Thase,2009)。 这些神经递质是调节身体机能的重要调节剂,情绪障碍包括食欲、性欲、睡眠、觉醒和情绪。 用于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药物通常会增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活性,而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锂会阻断突触处的去甲肾上腺素活性(见\(\PageIndex{2}\)下图)。

    插图显示了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空间,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中并附着在受体上。
    \(\PageIndex{2}\):许多旨在治疗情绪障碍的药物通过改变神经突触中的神经递质活性起作用。

    抑郁症与大脑多个区域的异常活动有关(Fitzgerald、Laird、Maller 和 Daskalakis,2008 年),包括那些对评估刺激和体验情绪的情感意义(杏仁核)以及调节和控制情绪(如前额叶皮层)非常重要的区域或 PFC)(LeMoult、Castonguay、Joormann 和 McaLeavey,2013 年)。 抑郁的人表现出杏仁核活性升高(Drevets、Bogers 和 Raichle,2002 年),尤其是在出现负面情绪刺激时,例如悲伤面孔的照片(见图\(\PageIndex{3}\))(Surguladze 等人,2005 年)。 有趣的是,即使刺激是在意识意识之外出现的,抑郁症患者对负面情绪刺激的激活也会增加(Victor、Furey、Fromm、Öhman 和 Drevets,2010 年),即使负面情绪刺激不再存在,这种激活仍然存在(Siegle,汤普森、卡特、斯坦豪尔和萨斯,2007 年)。 此外,抑郁症患者在前额叶表现出较少的活性,尤其是在左侧(Davidson、Pizzagalli和Nitschke,2009年)。 由于PFC可以抑制杏仁核的激活,从而使人们能够抑制负面情绪(Phan等人,2005年),因此PFC某些区域的激活减少可能会抑制其克服负面情绪的能力,从而可能导致更多的负面情绪状态(Davidson等人,2009年)。 这些发现表明,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对情绪负面刺激做出反应,但控制这些反应的难度更大。

    一张照片显示了一只看上去很悲伤的狗。
    \(\PageIndex{3}\):抑郁症患者对负面情绪刺激(例如悲伤的面孔)的反应比非抑郁症患者更能激活杏仁核。 (来源:伊恩·芒罗)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注意到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异常,皮质醇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在压力时期释放到血液中的压力激素(Mackin & Young,2004)。 当皮质醇被释放时,人体会针对威胁或危险发起战斗或逃跑反应。 许多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Holsboer & Ising,2010),尤其是那些报告有过生命早期创伤史的人,例如失去父母或在童年时期遭受虐待(Baes、Tofoli、Martins 和 Juruena,2012 年)。 这些发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高皮质醇水平是抑郁症的原因还是后果。 高水平的皮质醇是未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Halligan、Herbert、Goodyer和Murray,2007年),皮质醇会激活杏仁核的活性,同时使PFC的活性失活(McEwen,2005)——这两种脑部失调都与抑郁症有关。 因此,高皮质醇水平可能对抑郁症及其大脑功能异常产生因果影响(van Praag,2005)。 此外,由于压力会导致皮质醇释放增加(Michaud、Matheson、Kelly、Anisman,2008),因此同样可以合理地假设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症。

    糖尿病压力模型和重度抑郁症

    事实上,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压力大的生活事件会引发抑郁症,研究一直支持这一结论(Mazure,1998)。 压力大的生活事件包括重大损失,例如亲人死亡、离婚或分居,以及严重的健康和金钱问题;诸如此类的生活事件通常发生在抑郁发作之前(Brown & Harris,1989)。 特别是,退出事件——重要人物离开的情况(例如死亡、离婚或分居,或家庭成员离开家)——通常发生在事件发生之前(Paykel,2003)。 如果退出事件以羞辱或贬低个人价值的方式发生,则退出事件特别有可能引发抑郁症。 例如,经历过对方引发的关系破裂的人患重度抑郁症的速度是经历亲人死亡的人的两\(2\)倍多(Kendler、Hettema、Butera、Gardner和Prescott,2003年)。

    同样,在童年时期遭受创伤压力(例如与父母分离、家庭动荡和虐待(身体或性虐待)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患抑郁症的风险都更高(Kessler,1997)。 最近对涉及过度\(23,000\)受试者的\(16\)研究的回顾得出的结论是,那些遭受儿童虐待的人患复发和持续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原来的两\(2\)倍以上(Nanni、Uher和Danese,2012年)。

    当然,并不是每个经历过紧张生活事件或童年逆境的人都会死于抑郁症——事实上,大多数人并非如此。 显然,对重度抑郁症(其中某些倾向或脆弱性因素会影响一个人对压力的反应)的糖尿压力解释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如果是这样,这种倾向可能是什么? Caspi等人(200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调节血清素(5-HTT LPR基因)的特定基因的改变可能是罪魁祸首之一。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经历过几次紧张生活事件的人如果携带一两个短版本的该基因,则发生重度抑郁症发作的可能性要比携带两个长版本的基因要高得多。 但是,那些携带一两个短版本的 5-HTTLPR 基因的人如果经历过很少或根本没有经历过紧张的生活事件,他们就不太可能经历发作。 许多研究都复制了这些发现,包括对童年时期遭受虐待的人的研究(Goodman & Brand,2009)。 在英国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Brown & Harris,2013)中,研究人员发现,9岁之前的儿童虐待会增加患有一(LS)或两次(SS)短缺的人患慢性成人抑郁症(持续至少\(12\)数月的抑郁发作)的风险5-HTTLPR 基因的版本(见图\(\PageIndex{4}\))。 儿童期的虐待并没有增加患慢性抑郁症的风险,因为该基因有两个长(LL)版本的人。 因此,遗传脆弱性可能是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的一种机制。

    图 15.7.4.pnGA 条形图有一个标记为 “5-HTTLPR 基因版本” 的 x 轴和一个标有 “成年期慢性抑郁症百分比” 的 y 轴。 数据比较了基因组合的类型以及儿童虐待是否发生在9岁之前。 9岁之前未受过虐待的儿童患有长长基因的慢性抑郁症的百分比约为23%,长短基因为19%,短基因为20%。 9岁之前遭受过儿童虐待的人患有长长基因的慢性抑郁症的百分比约为22%,长短基因为53%,短基因为71%。
    \(\PageIndex{4}\):一项关于成年期患有慢性抑郁症的人群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该基因短版本与儿童虐待相结合的人的发病率要高得多(Brown & Harris,2013)。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认为,抑郁症是由消极的思想、解释、自我评估和期望引发的(Joormann,2009)。 这些糖尿病压力模型表明,抑郁症是由 “认知脆弱性”(消极和适应不良的思维)和引发压力生活事件引发的(Gotlib & Joormann,2010)。 也许最著名的抑郁症认知理论是精神科医生亚伦·贝克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临床观察和研究支持提出的(Beck,2008)。 贝克认为,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具有抑郁模式或心理倾向,会以消极的方式思考大多数事情(Beck,1976 年)。 抑郁模式包含失落、失败、排斥、一文不值和不足等主题,可能在儿童早期因不良经历而发展,然后保持休眠状态,直到被压力或负面生活事件激活。 抑郁模式促使人们对自我、世界和未来产生功能失调和悲观的思考。 贝克认为,这种功能失调的思维方式是由认知偏见或我们在处理有关自己的信息时出现的错误所维持的,这使我们专注于体验的负面方面,对事物进行负面解释,阻碍积极的记忆(Beck,2008)。 一个以拒绝为主题的抑郁模式的人可能过于关注社交上的拒绝线索(更有可能注意到他人的皱眉),他可能会将这个线索解释为拒绝的标志,并自动记住过去的拒绝事件。 纵向研究支持了贝克的理论,该理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消极的、自欺欺人的思维方式的倾向与生活压力相结合,预示着抑郁症的发作(Dozois & Beck,2008)。 抑郁症认知疗法旨在改变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思维,是作为该理论的扩展而开发的(Beck,1976)。

    另一种抑郁认知理论,即绝望理论,假设一种特定的消极思维方式会导致绝望感,然后导致抑郁(Abramson、Metalsky 和 Alloy,1989 年)。 根据这一理论,绝望是一种期望,即不愉快的结果会发生,或者预期的结果不会出现,人们无法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这种结果。 该理论的一个关键假设是,绝望源于人们倾向于将负面生活事件视为具有稳定(“永远不会改变”)和全球性(“它将影响我的一生”)的原因,而非不稳定(“可以修复”)和具体(“它仅适用于这种特殊情况”)”)原因,特别是如果这些负面生活事件发生在重要的人生领域,例如人际关系、学业成绩等。 假设一个想上法学院的学生在入学考试中表现不佳。 如果学生将负面生活事件推断为具有稳定和全球性的原因,她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表现不佳是稳定的全球性原因(“我缺乏智力,这将使我无法找到有意义的职业”),而不是不稳定和具体的原因(“我那天生病了考试,所以我的低分简直是侥幸”)。 绝望理论预测,在应对不良生活事件时表现出这种认知风格的人会将此类事件视为对他们的未来和自我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绝望的可能性,而绝望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Abramson等人,1989年)。 一项检验绝望理论的研究衡量了遭受无法控制的压力的参与者对不良生活影响做出负面推断的趋势。 在随后的六个月中,分数反映出高认知脆弱性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分数较低的人的7倍(Kleim、Gonzalo和Ehlers,2011年)。

    第三种抑郁症认知理论侧重于人们对不良情绪(尤其是抑郁症状)的想法如何增加抑郁症的风险和持续时间。 这种理论侧重于抑郁症发展过程中的反思,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描述的,目的是解释女性的抑郁症发病率高于男性(Nolen-Hoeksema,1987)。 反省是反复和被动地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沉迷于抑郁症状,而不是分散自己对症状的注意力或试图以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这些症状(Nolen-Hoeksema,1991 年)。 当人们反省时,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这么没有动力? 我就是走不了。 我永远不会有这种感觉完成工作”(Nolen-Hoeksema & Hilt,2009,第 393 页)。 女性在悲伤或抑郁时比男性更容易反省(Butler & Nolen-Hoeksema,1994 年),而反省的倾向与抑郁症状的增加(Nolen-Hoeksema、Larson 和 Grayson,1999 年)、重度抑郁发作的风险增加有关(Abela & Hankin,2011 年),以及此类剧集的长期性(Robinson & Alloy,2003 年)

    自杀

    对于一些患有情绪障碍的人来说,他们所经历的极端情绪痛苦变得难以忍受。 他们被绝望所淹没,被无能为力的无价值感所摧毁,以及无法充分应对这种情绪的负担,他们可能认为自杀是合理的出路。 自杀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义为 “由自我指导的伤害行为造成的死亡,意图因此而死亡”(CDC,2013a),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同时出现几件事Crosby、Ortega和Melanson的结果)。 此人不仅必须在生物或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必须具备实施自杀行为的手段,而且必须缺乏必要的保护因素(例如,朋友和家人的社会支持、宗教、应对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供安慰和支持一个在危机或心理痛苦时期应对(Berman,2009)。

    在 DSM-5 中,自杀未被列为一种疾病;但是,患有精神障碍,尤其是情绪障碍,自杀风险最大。 大约90%的自杀者被诊断为至少一种精神障碍,其中情绪障碍最为常见(弗莱施曼、贝托洛特、贝尔弗和博特雷斯,2005年)。 实际上,如上所述,重度抑郁症与自杀之间的关联非常强烈,以至于该疾病的标准之一是自杀念头(APA,2013)。

    自杀率可能难以解释,因为一些看似意外的死亡实际上可能是自杀行为(例如车祸)。 尽管如此,对美国自杀率的调查发现了以下事实:

    • 自杀是2010年所有年龄段\(10^{th}\)的主要死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2012)。
    • 2010 年,美国有\(38,364\)自杀事件,平均\(105\)每天都有自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 年)。
    • 男性自杀率比女性高出\(4\)几倍,占所有自杀原因\(79\%\);枪支是男性最常用的自杀方式,而中毒是女性最常用的自杀方法(CDC,2012)。
    • 从1991年到2003年,这些\(65\)年龄段及以上的自杀率一直较高。 但是,自2001年以来,这些年龄段\(25-64\)的自杀率持续上升,自2006年以来,年龄段\(65\)及以上年龄段的自杀率更高(CDC,2013年b)。 中年美国人自杀率的上升引起了某些方面的担忧,即面临经济担忧且易于获得处方药的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之间出生的人)可能特别容易自杀(Parker-Pope,2013)。
    • 美国境内自杀率最高的是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和非西班牙裔白人(CDC,2013b)。
    • 美国各地的自杀率各不相同,西部山区各州(阿拉斯加、蒙大拿州、内华达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和爱达荷州)最高(Berman,2009)。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自杀率在春季(4月和5月)达到峰值,而不是在假日或冬季。 实际上,冬季的自杀率通常最低(Postolache等人,2010年)。

    自杀的危险因素

    有药物滥用问题的人的自杀风险尤其高。 酒精依赖者自杀的风险\(10\)有时比普通人群高(Wilcox、Conner 和 Caine,2004)。 在之前曾企图自杀的人中,自杀行为的风险尤其高。 在企图自杀的人中,\(16\%\)在一年之内再次企图自杀,并在四年内再次企图自杀(Owens、Horrocks 和 House,2002)。\(21\%\) 自杀者如果有致命的行动手段,例如在家中使用枪支,则可能面临终止生命的高风险(Brent & Bridge,2003)。 退出社交关系,感觉自己好像是他人的负担,从事鲁莽和冒险的行为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先兆(Berman,2009)。 被困感或感觉无法逃脱自己的悲惨情绪或外部环境(例如,没有明显出路的虐待关系)预示着自杀行为(奥康纳、史密斯、弗格森、瑞安和威廉姆斯,2013 年)。 不幸的是,近年来出现了有关青少年在网络欺凌事件后自杀的报道。 几年前,在一起广为人知的案例中,马萨诸塞州一\(15\)岁的高中生菲比·普林斯在不断通过短信和Facebook骚扰和嘲弄同学后自杀身亡(McCabe,2010)。

    自杀会对人产生传染性影响。 例如,他人自杀,尤其是家庭成员的自杀,会增加自杀风险(Agerbo、Nordentoft 和 Mortensen,2002 年)。 此外,广为人知的自杀往往会引发某些人的模仿者自杀。 一项调查1947—1967年美国自杀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在《纽约时报》(Phillips,1974)头版刊登自杀报道后的第一个月,自杀率猛增。 奥地利研究人员发现,在奥地利最大的报纸(Etzersdorfer、Voracek 和 Sonneck,2004)大量报道名人持枪自杀事件之后的三周内,枪支自杀人数显著增加。 一项\(42\)研究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媒体对名人自杀的报道引发模仿者自杀的可能性是非名人自杀的报道的两\(14\)倍以上(Stack,2000)。 这篇评论还表明,报道媒介很重要:与报纸报道相比,电视报道引发自杀人数激增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研究表明,人们使用在线社交媒体留下遗书的趋势似乎正在出现,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此类媒体上的自杀记录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导致模仿者自杀(Ruder、Hatch、Ampanozi、Thali和Fischer,2011年)。 尽管如此,可以合理地猜测,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遗书可能会影响其他遇到遗书的弱势群体的决定(Luxton,June 和 Fairall,2012)。

    自杀的一个可能的促成因素是大脑化学反应。 当代神经学研究表明,血清素功能障碍与自杀行为有关(Pompili 等人,2010 年)。 血清素水平低可预测未来的自杀未遂和自杀完成情况,在自杀受害者验尸中观察到的血清素水平较低(Mann,2003)。 如前所述,众所周知,血清素功能障碍在抑郁症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素水平低也与攻击性和冲动有关(Stanley 等人,2000)。 这三个特征的结合构成了自杀的潜在秘诀,尤其是暴力自杀。 1970年代进行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与血清素水平较高的患者相比,血清素水平非常低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企图自杀的频率和暴力程度更高(Asberg、Thorén、Träskman、Bertilsson和Ringberger,1976年;Mann,2003)。

    自杀念头、计划甚至副手言论(“我今天下午可能会自杀”)都应该得到极其认真的对待。 打算终止生命的人需要立即的帮助。 以下是两个优秀网站的链接,这些网站包含资源(包括热线),供那些正在为自杀念头而苦苦挣扎、有亲人可能自杀或因自杀而失去亲人的人使用:http://www.afsp.orghttp://suicidology.org

    摘要

    情绪障碍是指人们在情绪和情绪方面出现严重障碍的情绪障碍。 它们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相关疾病。 抑郁症包括重度抑郁症,其特征是发作极度悲伤,对日常活动和其他相关特征失去兴趣或愉悦感,以及持续性抑郁症,其特征为慢性悲伤状态。 躁郁症的特征是情绪状态在悲伤和欣快之间摇摆不定;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需要经历至少一次躁狂发作,这被定义为极度欣快、烦躁和活动增加的时期。 情绪障碍似乎有遗传成分,遗传因素在躁郁症中的作用比在抑郁症中更为突出。 生物学和心理因素在抑郁症的发展中都很重要。 患有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情绪障碍的人,自杀的风险更高。

    Glossary

    bipolar and related disorders
    group of mood disorders in which mania is the defining feature
    bipolar disorder
    mood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mood states that vacillate between depression and mania
    depressive disorder
    one of a group of mood disorders in which depression is the defining feature
    flight of ideas
    symptom of mania that involves an abruptly 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from one topic to another
    hopelessness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 proposing that a style of thinking that perceives negative life events as having stable and global causes leads to a sense of hopelessness and then to depressio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depression” or “major depression,” characterized by sadness or loss of pleasure in usual activities, as well other symptoms
    mania
    state of extreme elation and agitation
    manic episode
    period in which a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mania,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cheerful and euphoric mood, excessive talkativeness, irritability, increased activity levels, and other symptoms
    mood disorder
    one of a group of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disturbances in mood and emotions; the categories of mood disorders listed in the DSM-5 are bipolar and related disorders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peripartum onset
    subtype of depression that applies to women who experience an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on either during pregnancy or in the four weeks following childbirth
    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depress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 chronically sad and melancholy mood
    rumination
    in depression, tendency to repetitively and passively dwell on one’s depressed symptoms, their meaning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seasonal pattern
    subtype of depression in which a person experiences the symptom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nly during a particular time of year
    suicidal ideation
    thoughts of death by suicide, thinking about or planning suicide, or making a suicide attempt
    suicide
    death caused by intentional, self-directed injurious behavior

    Contributors and Attributions